时评
少年强则中国强
第十五届全运会赛场上,青春之光格外耀眼。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,13岁的于子迪打破尘封13年的亚洲纪录夺冠;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,18岁的张展硕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夺魁;滑板女子碗池决赛,13岁的小将邹明珂凭借最后一组动作逆转取胜……这些稚气未脱却身手不凡的“小孩哥”“小孩姐”,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喜的瞬间。
从这群运动健儿身上,我们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精气神——12岁跳水小将刘紫涵夺得铜牌,笑谈“能和优秀前辈同场竞技太开心了”;张展硕夺冠后谦逊表示,“比我有天赋的人很多,更多的还是要努力”;10岁滑板小将盛逸心虽未能晋级决赛,却道“没什么压力,比得好或坏,都不要紧”……运动健儿们既有坚韧不拔、挑战自我的勇气,也有胜不骄、败不馁的清醒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,青春绝不只是年龄的代名词,更是勇气、担当与梦想的集合体。
不断刷新纪录的背后,是体教融合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十五运会上,“三大球”U18组别的比赛与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合并举办,不少来自普通中学的优秀队伍和选手涌现出来。他们平时在学校学习,课余时间在体校训练,更好地兼顾了竞技水平与学业成绩。同时,体校训练也更加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,涵盖伤病预防、营养配比、心理辅导等内容的保障体系,帮助年轻运动员在身体发育期科学调控训练负荷,在成长关键期筑牢心理防线,为其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少年强则中国强,体育强则中国强。对于青少年来说,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着“神奇魔法”——于挥洒汗水中摘掉“小眼镜”、告别“小胖墩”;于规则中涵养诚信品格,淬炼不屈意志;于协作中培育团队精神,增强荣誉感使命感。更重要的是,体育正成为广大青少年感知时代发展的一扇窗户,当他们透过体育这面“棱镜”,看到科技赋能训练方法的革新、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等图景,更能深刻理解何为自立自强,何为中华体育精神。
在全运会的沃土上,每一株破土而出的新苗都值得珍视,每一次青春的跃动绽放都值得喝彩。今日之少年,必将成就明日之中国。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)
